147 8756 8062
联系人:24小时客服
手 机:147 8756 8062
电 话:147 8756 8062
地 址:缅甸联邦第一特区果敢老街市双凤塔往老百胜方向50米
缅甸内战仍在继续,结束信号遥遥无期。在此之前,人们非常期待“妙瓦底分裂”成为战争转折点的开始。泰缅交界莫伊河岸战略重镇妙瓦底的失守,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探索建设“缅甸和平”之路的动力,也可能是导致莫伊河岸出现“新政治格局”的因素。
后来,这种期待似乎很快就“消失”了。直至必须承认,克伦民族联盟和其他参与妙瓦底之战的民族武装组织,正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。原因在于,妙瓦底之战的错综复杂性让参与者之中的新角色得以显现,这一新角色使莫伊河岸局势陷入僵局。
妙瓦底之战中四个重要的参与者1、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 (SAC) 或政府军队;
2、缅甸民族团结政府(NUG),其武装力量为人民国防军(PDF),与国家管理委员会军政府平行存在于缅甸;
3、民族武装组织(EAO),与政府军之间的冲突绵延70余年。其中,克伦民族势力主要在妙瓦底活动。尽管各分支政治立场不同,但总体包括克伦民族解放军(KNLA)和克伦民族军(KNA),原为缅甸陆军下属边防部队(BGF)。
4、灰产集团,大多来自中国。但实际上,妙瓦底并不只有中国灰产集团,还有其他试图从非法活动和交易中获利的灰产组织。
正是以上所有参与者,才导致了缅甸内战“妙瓦底战场”呈现出错综复杂性,并对泰国安全问题产生深远影响。
关于未来缅甸建立和平的问题,应当将妙瓦底战争的“阴暗面”纳入考虑范围之内。换句话说,莫伊河岸的稳定,与跨国犯罪组织灰产集团的势力扩大密不可分,甚至直接导致克伦民族联盟不得不面临其他难题。
妙瓦底失守
泼水节期间,妙瓦底失守被视为缅甸内战的“转折点”。这一时期,妙瓦底的控制权从缅甸军政府转移到了克伦民族武装团体。
观察人士认为,自去年10月民族武装组织三兄弟联盟发动“1027行动”以来,妙瓦底失守被认为是政府军“战略性撤退”的开端,也是其失败的重要象征。此颓势如多米诺骨牌一般,见证了政府军在各城市据点的沦陷。
从今年3月底到4月初,政府军第355、356和357步兵营地被相继攻破;4月7日,克伦民族解放军和人民国防军成功占领政府军Ban Phasong营地,此地靠近妙瓦底。大约同一时间,政府军4个兵营宣布解散,说明军事战略出现了明显的负面信号。
4月13日泼水节,当天外界报道均为:克伦民族武装部队已获得妙瓦底的控制权;4月14日,克伦民族联军在妙瓦底驻地升起克伦族旗帜,同时取下缅甸国旗,这一幕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大意义,表明国家权力发生了变化。
与此同时,有消息称少数民族团体正努力将政府军赶出萨尔温江沿岸。这似乎是该区许多少数民族的梦想,他们期望看到一种“无政府军”的状态,由于政府军长期使用武力迫害少数民族。
当克伦族旗帜在妙瓦底升起时,随之而来的两个问题是:
1、政府军是否会发动大战夺回妙瓦底?
2、夺回妙瓦底的反击战将如何进行?
之所以问这两个问题,是因为各方都知道政府军在战场上处于守势。由于多个营地相继沦陷,甚至向反政府民族武装组织投降,以及大量士兵逃离军队,导致出现兵力紧缺的问题。因此,今年2月军政府发布强制征兵令,此举引发平民恐慌并计划逃离缅甸。
另一方面,不可否认军政府领导人仍在鼓舞士气,认为军队拥有足够的武器装备,没有理由停止战斗。特别是政府军还使用了空袭战术,向预定目标投掷炸弹。而反政府组织在这方面毫无优势可言,他们缺乏防空武器,现有的轻武器和小型武器主要用于叛乱战争,没有其他重型武器来应对政府军的进攻。
局势惊人反转
4月14日之后,反政府组织向驻守泰老友谊大桥的政府军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他们投降但遭拒绝。于是,反政府组织开始轰炸大桥,政府军则以空袭妙瓦底周边地区作为回应,此举导致大量难民越过边境逃往泰国。根据多方预测,妙瓦底之战预示着缅甸内战的未来走向。
然而,局势在4月23日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。曾与缅军边防部队(BGF)合作过的部分反政府克伦族势力,将被困泰老友谊大桥的政府军解救下来带回275营阵地,同时降下克伦族旗帜,再次升起缅甸国旗。
此前,克伦族军队在妙瓦底驻地升起克伦族旗帜,使妙瓦底之战达到巅峰,标志着反政府势力取得了胜利。
4月23日的局势逆转并非来自军事因素,而是政治条件下综合产生的结果,该条件与妙瓦底经济特区的未来挂钩,毕竟电诈大本营水沟谷(Shwe Kokko)和KK园区都有可能成为空袭目标。
妙瓦底上空先升起克伦族旗帜,后再次升起缅甸国旗,其政治象征意义不言而喻,即战局逆转,这也引发了克伦邦将如何自处的质疑。另一位克伦民族领导人明确证实,克伦民族解放军不参与缅军边防部队和国家管理委员会之间的谈判。
接下来的重要问题是,谁将充当谈判员一角,让妙瓦底恢复原状?也可以说,让妙瓦底恢复原状,是这场战争中各方对眼前利益的最大妥协。
因为妙瓦底不仅具有重要战略意义,还是全球最大灰色资本的聚集地之一,与毒品、人口贩卖、赌博、网络犯罪尤其电信诈骗业务有关。来自中国的跨国犯罪组织,利用妙瓦底作为开展各种非法活动的基地,以高薪陷阱诱骗外国人到此工作。
妙瓦底战乱期间,无论水沟谷还是KK园区,这些犯罪发源地没有受到任何影响。对灰产集团来说,妙瓦底维持原状对他们开展活动最有利。这里充斥着巨大的资金利润,利益相关者遍布各行各业,而且犯罪集团并不单指中国灰产组织。
战争利益集团
事实上,灰产集团组织包括中国人、缅甸人、泰国人和克伦少数民族,这四大灰产势力在阻碍妙瓦底战事推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如果问妙瓦底之战谁是胜利者?答案直截了当:共谋共生,利益共存的四大灰产势力。他们达成了共识,不管发生什么决不能影响自身利益,他们甚至能够改变战争的方向。
可以说,上述灰产势力对缅甸内战没有任何积极意义,但在妙瓦底之战的背景下,他们重新获得地位并成为真正的幕后导演。
妙瓦底之战的惨痛现实在于,灰产势力严重损害了克伦民族武装组织的形象。后者为反抗军政府、呼吁民主而牺牲生命,但前者却没有为保护妙瓦底而奋不顾身。这种情况使得缅甸内战局势变得更为复杂,因为战争有希望结束,但莫伊河岸的黑灰产犯罪活动不可能结束。
泰国与缅甸同样面临来自灰产势力的挑战,然而解决跨国犯罪问题本身并非易事。泰国边境小城湄索与妙瓦底隔河相望,政府该如何化解这迫在眉睫的威胁?请持续关注!
技术支持:概念网络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